| 网站首页 | 作文大全 | 满分作文 | 写景作文 | 想象作文 | 作文素材 | 搞笑作文 | 感恩作文 | 亲情作文 | 叙事作文 | 

您现在的位置: 作文大全网www.ntsux.com >> 作文素材 >> 正文

  没有公告

  作文备考突破选材关之“材料从哪里来”           ★★★ 【字体:  
作文备考突破选材关之“材料从哪里来”
作者:佚名    作文素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4/18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数十册语文、政治、史地等教材,它们理应成为作文素材的“天然粮仓”。2010年江苏淮安市考《善待________》,有位考生拟题《善待太行王屋》,将《愚公移山》进行改写,大意为:愚公和智叟合作进行资源勘探,引入资金建立包括珍稀动植物自然区在内的旅游景区——“愚公园”,远近闻名;并以山为本,开辟交通,货通中原,外商慕名纷纷投资兴业,太行、王屋地区率先进入小康……作者以此演绎“因循守旧,囿于陈法,事无不败;人心思变,令客观环境为我用,方能闯出新天地”这一主题,显示出活用教材的创新能力。

  从名著中找素材主要有“缩写”(用于议论文例证)、“改写”和“续写”等写作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人物形象都须与原著中的人物“接通”,都要与时俱进,体现新的理念。例如某省考“反省”话题,有位考生的文章取题《反省殿》,说的是取经归来后三个徒弟的老毛病复发,唐僧要建“反省殿”约束,于是引出了趣味横生的故事。所写情节中,“下岗”“粉丝”“签名售书”“国家级贫困县”“公开招标”‘“豆腐渣工程”等新词语运用贴切,体现出针砭时弊、幽默风趣的特点。这种借用名著人物续编故事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借用”必须与原著衔接,人物描写必须符合各自原有的性格特点,想象要丰富贴切,演绎当代热点的切入口要具有普遍的警示意义。

  个性化的经历是宝贵财富,积累经历建好库存是选材出新的必备功夫。2010年山东济宁市考《我的初中生活》,有位考生面对考题迅速提取下列“库存”,一篇充满校园气息的佳作一挥而就:

  家离学校很近,骑车十分钟就到了。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想寄宿,且美其名曰:“体验生活。”于是,我说服了爸妈,卷上一床被子,搬进了学校女生宿舍楼,开始了我的寄宿生活。

  放学铃声一响,头脑饱饱大腹空空的我们便麻雀似地成群飞出,冲啊——抛开功率和XY,为了我们的肉片和青菜——冲啊!

  “飞下楼梯,一路跑,跳上台子,慢慢熬。”如此四部曲下来,有人手捧“胜利果实”,感叹“百米冲刺没白练”,有人还伸长脖子,向前大喊:“又没有了,还有没有凉拌了?”盛菜师傅一摇头,哎哟,那边窗口不知还有没有,咱还是——撤!

  她们麻利地这儿一搓,那儿一挤,不一会儿,飘着浅香的衣裤就在“万国旗场”上空惬意飘扬了。

  我自知“修炼不够”,只得频频使用秘密武器——多放洗衣粉。两三件单衣,多几勺“汰渍”,先泡上一晚上,不怕它顽渍“坚强不屈”。而我,一边揉面似的捏来捏去,一边哼着“汰渍”广告中的“每天洗衣多乐趣”,噢,还不忘那句“真正干净”。

  离开爸妈独立生活,的确有点儿辛苦,可是这其中的乐趣,那些飞不出家的人又怎能体会得到呢?寄宿的日子哟,苦多,趣多,乐多,修炼的机会也多!

  读完本文,你肯定会会心一笑!用餐的几分无奈,洗衣的自得其乐……组合起来真是一部交响乐啊!寄宿生的苦、趣、乐表现得生动逼真,充满生活气息。这是真正来自自身经历、不可“复制”的初中生活!

  引入古人素材要有新的视角。某市考“告别_______”,有位考生拟题“告别不是悲伤”,用三个小标题这样展开:“文成入蕃——告别不是悲伤,是和平的彩桥;勾践离国——告别不是悲伤,是坚毅的奋起;屈原投江——告别不是悲伤,是感人的忠心。”作者所引历史名人虽为人所共知,但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思考,令人耳目一新。

  当代名人的新鲜材料更能吸引眼球。某市考半命题作文“我依然_______”,有位考生以《我依然选择真实》为题写议论文,作者把选材眼光投向世界级足球明星:“罗纳尔多还是一名普通的球员时,他觉得自己的暴牙很丑,训练时,总会下意识地把嘴紧闭,这样,他不能大口呼吸,精力也不集中,不能充分发挥潜力。细心的教练发现了这个问题,便跟他谈话,鼓励罗纳尔多张开嘴,忘掉自己的暴牙,之后他的潜力充分发挥,成为一名足球明星。他的气质、球技、风格和进取精神使他的球迷夸他的牙齿很‘酷’。由此可见,虚假会使外表的美变丑,内在的美能使外在的‘丑’变美。所以选择真实就是选择美。”看,这是多么切合论题的论据,多么巧妙机智的“选择”!

  引入名人言论诗句要恰到好处,对诗词名句的“改装”须服从主题需要,体现个性。某市要求以“五一”长假为话题作文,有篇题为“书虫”的文章这样开头:“‘懒虫,起床了!都8点了!’妈妈狠命地把我推醒。‘昨夜月朗星稀,沉读不知疲倦。试问催我人,却道懒虫一个。知否知否,读书趣味多多。我非懒虫,书虫也!’”作者仿拟李清照《如梦令》,笔调轻快诙谐,在自我调侃中,一个利用长假渴求知识,以读书为乐的初中生形象跃然纸上。

  感悟是一种思考,一番由表及里的探求,它没有曲折的情节,却有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以此作为素材具有引导性和深刻性。2010年江苏南通市一位考生这样写《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小草,你经常引发我这样的想象:借着风力,你的种子飘向四面八方,有的落入山顶石缝,你的后代却乐观地说:“一滴雨水,一缕阳光足矣。”没有花匠给你施肥、培管,你却“自炼成才”,真的成了黄褐色背景上的一丝绿色,一道风景。小草,我总想悄悄地告诉你,感谢你:正是你,使我懂得了什么叫做“给予者多,所要者少”,懂得了什么是淡定乐观的人生态度。

  小草,你的兄弟姐妹并不总是长得一样高,有的会“出人头地”地“疯长”,但我发现,尽管你们很容易被剪除,却还是“前赴后继”地“秀”着。我想,这也许是你们并不认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训,蔑视“草秀于丛,人必除之”的陈腐观念的结果吧。小草,我总想悄悄地告诉你,感谢你:正是你,使我懂得了这样的道理:竞争需要付出代价,只有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经过“秀”胜劣汰的过程,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走向高度文明。

  我常盘膝静坐在学校的草坪上,与小草默默地交流。小草无声地暗示,我悄悄地、轻轻地告诉……

  当代影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提供的素材,具有鲜活性、即时性和多向性,假如你是一个有心人,养成搜集贮存这类“活水“,那么写作时就会左右逢源。有位上海考生写《我眼中的色彩》,开篇就有时代气息:“生命的颜色是什么?哥伦布说:是蓝色,我的一生都与大海为伴,蓝色是包容,是博大。袁隆平说:是绿色,五十个春秋,我躬耕于陇亩,绿色,是奉献,是希望。南丁格尔说:是白色,我披着一袭白衣呵护生命,白色,是关爱,是责任。海伦凯勒说:是黑色,我在黑暗中勇敢地生活,黑色,是不屈,是奋发。列宁说:是红色,我的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红色,是战斗,是理想。”紧接着,作者严肃提出每个人必须回答的人生课题:“给你一张白纸,你会涂上什么色彩?给你一次生命,你会选择什么色彩?”在下文的论证中,首先作为论据入文的是“世界级”当代活水:“在无休止的战争中,在人民的担惊受怕中,在苦难深重的废墟中,拉宾选择了绿色,选择了和平。他拾起一条橄榄枝,递给阿拉法特,他给自己的生命涂上了一片浓重的色彩,让后人追忆,让后人敬仰。”看,如此个性化的新颖材料用于论证,其论证力之强是毋庸置疑的。

  熟悉民间故事,走进民俗文化,了解通俗美学,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当代中学生开阔视野、加强修养的必修课。这一课“修”得好,作文也就得益。某市一位考生写议论文《当羽翼渐渐丰满的时候》(半命题作文:当_______的时候),以“当羽翼渐渐丰满的时候更要有勤奋和虚心求教的精神”为分论点,以关于蒲松龄的民间传说为论据展开分析论证:“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年轻的时候就在着手收集小说素材,经常来到集市附近的一棵大树下,摆开一块布,放一支烟杆、一杯茶水。每当有行人路过时,他总会恭敬地请他们来歇歇脚,喝上一口茶水,抽上一袋烟,然后请他们讲一些民间的神话故事,并做好记录。‘羽翼渐渐丰满’的他没有停止,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四十多岁,他终于完成《聊斋志异》的创作。如果他有了一些素材就飘飘然,必然‘折翅坠地’。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当羽翼渐渐丰满时,更要有勤奋和虚心求教的精神。”作者提取民间故事为例证材料,叙述指向“恭敬”“虚心”“勤奋”等关键词,运用正反论证法有力地支撑了论点。

  天涯处处有芳草,生活是写作不竭的源泉。可是很多中学生面对“萋萋芳草”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缺少一双发现“新芽”的眼睛,从而进入种种误区。

  自主性开放性强的命题,决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胡编乱造,天马行空,不考虑生活的真实。某市考“感受亲情”话题,有些考生平时缺少观察和感受的积累,临场只能“编”故事,说妈妈为“我”上学缴费,3次卖血终于昏倒,爸爸急送妈妈上医院又遇车祸,千钧一发时一位民警奋勇救人不幸牺牲……为了“感人”,为了追求“惊心动魄”“催人泪下”,这位考生不惜编造“美丽的谎言”。这类离奇的“假”素材决不是“新芽”,只能引起阅卷考师的反感。

  材料的多向性告诉我们:最好的材料只有对准了题目要求才能发挥作用。定向不准,材料指向游移不定,“靶心”偏离移位等情形都是运用素材常见的误区。

  三、失之于“滥”。这里的“滥”指的是过长、过多,或是不必要的重复等等。主要表现有三:

  ①写材料作文时复述(有的甚至是扩写)试卷提供的材料,有的竟多达160字;

  ③写议论文运用事例论证法时不会定向叙述,叙述语言过长,把事例论证误作记叙文来写。

  四、失之于“陈”。这里的“陈”是指“回到古代,复述经典”型的材料,或是虽属于今人却缺乏时新色彩的材料;或是一窝蜂追捧热点,“复印”“克隆”人们重复了很多遍的材料。

  一、确立“首用意识”。面对作文考题,如果历史素材与时新素材都能用,那就不妨首先考虑用时新素材或热点素材,这就是“首用意识”。例如面对《挑战》这一作文题,你若用司马迁挑战厄运的事例,就不如用北京奥运会上“妈妈级”选手冼东妹挑战极限勇夺52公斤级柔道冠军的例子。

  二、注重“‘新’中有‘我’”。热点材料或时新材料如果为较多人所熟知,那你采用时必须有独特的角度和“新潮”的思考,做到“人有我新”,决不能人云亦云。前车之鉴,面对汶川地震这样的极“热”材料,一度曾经“复印”泛滥,“克隆”成灾。有的同学将通讯报道中的人和事背熟,作文时一字不漏、原封不动地“复印”,再在开头和结尾加两句套话点题,文章就写成了。须知:“首用”必须力避“人用我用大家用”,摆脱“从众”;热点不会必然成为“新芽”,“新芽”只青睐那些能注入个性感悟的考生。

  三、善于以“我”出新。“‘新’中有‘我’”指的是运用时新素材的策略,“以‘我’出新”则是从善于积累和提取只属于“我”的素材这一方面提出的要求。“零雷同”的素材最可能出新。例如某市考《我们的名字叫_______》,有位考生别出心裁,拟题《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文章写的是后进生的种种苦闷和尴尬,但笔调并不消极,调侃中不乏活泼、自强和进取,开篇就写得很诙谐:“‘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所以‘好学生’避而远之,‘捣蛋鬼们’心向往之,我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时,就坐在了‘最后一排’。”全文就洋溢着这种只属于“我们”的极具个性的“黑色幽默”,别人难以“复制”。阅卷老师都能感受到这种以“我”出新的魅力,阅读后会心一笑沉入思考。

  有的同学提出:强调“首用意识”,那我们积累的“古”字头材料都没用了?都不能写进考场作文了?当然不是。我们反对的是动辄“回到古代,复述经典”,陈陈相因,千人一面;如果能将“当代”融入“引古”,同样能够出新。例如你可以“引古”而拒绝“克隆”,注重议论出新——亮出“今人”之理念;你可以续写名著,古为今用——以虚拟情节演绎“今人”之理念;你可以以今说古,以时新观点统帅老材料,透出清新的时代气息。例如有位考生写命题作文《带着微笑出发》,有“引古”却不是“复印”,结尾更是融入当代理念:“司马迁、李白、陶渊明……他们都用微笑去面对痛苦、耻辱、不幸、孤独……才创作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万古流芳。他们都是玉珠、宝剑,但玉珠经受氧化也会黯然失色,宝剑几经砍杀也会钝化刀锋,它们也都需要带着微笑再一次出发。我想,如果司马迁、李白、陶渊明都在,他们也会带着微笑开始新的跨越。我辈凡人,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你看,不断跨越、永不言止的当代精神借助古人表达得多么鲜明!

  五、发挥整合效应。这是指:在叙事性文章中,讲究不同类型场面的组合;在议论文中,选取不同类型的素材作为论据,通过对比、递进、互补等内在联系让素材的作用放大,达到发挥整体效应的目的。我们不妨以2010年山东临沂市的一篇中考作文为例。作文题是“不该丢失的______”,这位考生在题目上补了“小心”两字。文章是怎样发挥素材的整合效应得的呢?请欣赏:

  长久以来,我一直想对你道一声“小心”!虽然我知道你在世界的舞台上越来越大,虽然我听到你的声音越来越高昂,虽然我发现你的脚步越来越自信,可是我仍然想对你说一声“小心”!“小心”不该丢失!——古老而灿烂却又脆弱的中华文明哟!

  我想对你说一声“小心”!因为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听见睁着乌黑眼睛满脸稚嫩的孩子嗲声嗲气地背“apple,cat……”却说不顺溜26个汉语拼音字母,我不禁怕你有一天会只知道“拜拜”而不晓得“再见”;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看到无数的人们开始“骄傲”地宣扬“哈韩”“哈日”,开始成为“美剧专家”;我不禁怕你有一天会忘记有个水袖翻飞的女子牡丹花下翩翩起舞;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听说端午成了韩国人的传统佳节,成了吃饭送礼拿压岁钱的代名词,我不禁怕你有一天不认识汨罗江畔那个人影,遗落烟花在繁星下绽放的美好……或许你要笑我杞人忧天,可是我真的怕,因为我在你越来越华丽的衣服上看到的中国越来越模糊……所以,要小心!“小心”不该丢失!

  我想对你说一声“小心”!因为我不想四大文明古国真的全部成为传说和文字。我不想你变成希腊,变成那个长须飘飘的智者沉沉长眠于爱琴海深处;我不想你变成埃及,变成一座满目疮痍的金字塔孤独地站在大漠里望天;我不想你变成古老的巴比伦,变成一个动人故事下的一座空中花园让后人祭奠……或许你要说,怕什么?1840年的那场浩劫都不曾将我打跨,你担心什么?可是,我真的不确信是否还有一个王懿荣用甲骨文拉回你的气息,也不确定你还有多少片“甲骨”可供后人醒悟——你确定吗……所以,要小心!“小心”不该丢失!

  我想对你说一声“小心” !因为我是多么爱恋你!我是如此期待有朝一日你京味十足的唱腔可以再次传遍这片土地;我是如此期待有朝一日你素雅的丝履水袖可以再次跳一曲《霓裳》舞一场《凤求凰》;我是如此期待有朝一日你蜿蜒的长河可以再次因一场弘扬与创新而汪洋恣肆……所以,望你“小心”!不要丢失“小心”!我不是否定你的开放,也并非指责你的进步,只是太过于爱恋这五千年的珍奇,太过于珍惜……以致万分“小心”!

  我想对你说一声“小心”!千万别丢失“小心”——古老而灿烂却又脆弱的中华文明哟!小心你的抉择,小心你的传承,小心你的包容。希望你可以再演一场——好吗?中华文明,小心前行呵……

  这篇文章的构思就很奇特——“我”对“中华文明”发出一声声呼告,殷切期盼“中华文明”不要丢失“小心”;立意也很发人深思——“小心你的抉择,小心你的传承,小心你的包容”,“我”连用这三个内心所盼抒写对中华文明的挚爱深情。要支撑这样“另类”的构思,表达如此深刻的立意,没有典型材料的有机整合是很难完成的。作者的整合手法主要有三:一是现实材料与推导材料相结合。例如第二段中,“我听见……”“我看到……”属于概写现实材料,“我不禁怕……”则属于推导材料。两者结合,有力地阐述了对中华文化的缺失和异化保持“小心”和警觉的必要;二是展示中华文明与评析外国文化相结合。例如连用“我是如此期待……”这一句式描绘中华文化的传统色彩,而三次用“我不想你变成……”,与其说是对外国文化的评析,不如说是对某些世界文明的失落和变异的叹息。这两者的整合,体现出作者立论的高视点和宽视野,成为文章的一个亮点;三是形象性、议论性和抒情性结合。例如:“可是,我真的不确信是否还有一个王懿荣用甲骨文拉回你的气息,也不确定你还有多少片‘甲骨’可供后人醒悟——你确定吗……所以,要小心!‘小心’不该丢失!”王懿荣是中国近代金石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著名的爱国志士,作者显然对他比较熟悉,但文章并没有多做叙述或评论,而是用动词“拉回你的气息”“供后人醒悟”这样的语句,直观地表达传承中华文明的急迫性,抒发作者对中华文化传统有可能缺失、淡化的深深忧虑。上述三种整合手法的运用,使所用材料不再是机械地叠加,而是具有了比较、推导、递进、互补等内在联系,实现了有机“整合”,从而放大了素材的表达效应。“天涯芳草贵新芽”,这种巧妙组合的材料,正是富有张力的“新芽”啊!

  “无米为炊”“临阵磨枪”是考生在考场上面对作文题时常有的困惑。一“材”多向、随“题”应变则是考生走出上述困境的良方。这里的“一材”是指自己写过的选材较有个性、构思比较新颖的佳作;“多向”是指将“一材”的素材科学地移用至其他命题,充分发挥优质素材的使用价值;“随‘题’应变”指的是原来的素材依据新题要求作相应的补充、点化和提升,以凸显新题之“向”。有人可能会说,这与“考前背范文,考时抄范文”不是一回事吗?我的回答是:非也。两者之异至少有三:一是来源不同。前者素材来自自主原创,后者却抄自他人作品;二是构思不同。前者必须随“题”应变,进行二次立意,后者却是不动脑筋地随意拼凑;三是操作不同。前者必须经过“三变”——变题目,变首尾,变表述,后者却是草率应付,一抄了之。简言之,前者善于变通,显示智慧;后者贪图省事,体现低能。

  怎样具体实施一“材”多向、随“题”应变的策略呢?让我们以浙江湖州市一名2010届初中毕业生的一篇课外练笔《当小鸟飞进教室……》为例作简要阐述。

  天气渐渐变得温暖,太阳的光芒洒满了大地。一排柳树上也钻出了嫩绿的芽儿,一簇簇的。几只可爱的小精灵,蹦跳着站在松枝上吊嗓子——“唧唧……喳喳……”。但热闹是它们的,教室里却一片寂静。

  上午,数学老师刚布置了一道题目,同学们正绞尽脑汁思地索着,只能听见均匀的呼吸声。旁边的这位仁兄,手上插着几支不同颜色的笔,不停地在图上画着、算着,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小声嘀咕着什么;他后面的那个小子,着急地把眼镜都摘了下来,瞪着双眼,手中紧握的那支笔在他的嘴中被狠狠地咬着,可怜的笔,早已坑坑洼洼,不成样子了;还有的人紧握着拳头,额头上冒着晶亮的汗珠……我也绞尽脑汁一无所获。唉,太笨了,做不出来,算了,省点力气看看书吧。

  我正想合上作业本,教室里突然一阵嘈杂,我不禁循声望去,哇!多可爱的一只小精灵呐!灰色的羽毛,轻盈的身影,不知什么原因,误闯进了我们这个陌生的教室。它急急忙忙,左窜右跳,找不着逃离的路。同学们也被这可怜的小家伙给逗乐了,有的发出“唧唧”的鸟鸣声,希望同它对话;有的干脆站到凳子上,脱下衬衣挥舞,希望与它友好地对阵……可还没到两分钟,这小家伙突然瞅准了一个半开的窗户,突然一个劲儿地钻了出去,它获救了!它又站到春风微拂的柳条上,跳跳蹦蹦,和它的同伴们唧唧喳喳地讨论着什么,在讲述它的冒险,在庆幸它的逃生,在夸耀它的勇敢……

  教室又恢复了平静,大家又进入沉沉的思考。我也重新握起笔,聚精会神地进入那道题,小心地不停地寻找着出路。身边的同学一个个欢叫起来,我全然不顾。哼,我自己能行!姗姗友善地问:“我来帮你?”“不!让我自己闯出去!”我坚决地说,“像那鸟儿一样!”

  微风迎面吹来,夹杂着柳絮的清香。鸟儿还在唧喳着欢笑着。我抬起头,一脸灿烂……

  这篇练笔原汁原味地记叙自习课上的有趣一幕,校园气息浓厚,立意积极向上,所选素材具有多向适应性和开放整合性。这位考生面对2010年浙江湖州市中考作文题“多想告诉你”时,果断选取自己的练笔《当小鸟飞进教室》作为素材,运用一“材”多向、随“题”应变的策略进行整合,放大优质素材的功用。请欣赏这篇考场佳作:

  天气渐渐变得温暖,太阳的光芒洒满大地。一排柳树上也钻出了嫩绿的芽儿,一簇簇的。你和你的几个小伙伴,蹦跳着站在松枝上吊嗓子,“唧唧……喳喳……”但热闹是你们的,教室里却一片寂静。

  上午数学老师刚布置了一道题目,同学们正绞尽脑汁地思索着,只能听见均匀的呼吸声。旁边的这位仁兄,手上插着几支不同颜色的笔,不停地在图上画着、算着,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小声嘀咕着什么;他后面的那个小子,着急地把眼镜都摘了下来,瞪着双眼,手中紧握的那支笔在他的嘴中被狠狠地咬着,可怜的笔,早已坑坑洼洼,不成样子了;还有的人紧握着拳头,额头上竟冒着晶亮的汗珠……我也绞尽脑汁却一无所获。于是竟然迁怒于你,从心里骂道:“唧唧喳喳有完没有,真讨厌!”小精灵啊,现在想起来,我多想从心底里向你道个歉!

  我正想合上作业本,教室里突然一阵嘈杂,我不禁循声望去,哇!多可爱的一只小精灵呐!灰色的羽毛,轻盈的身影,不知什么原因,你误闯进了我们这个陌生的教室。你急急忙忙,左窜右跳,找不着逃离的路。同学们也被你逗乐了,有的发出“唧唧”的鸟鸣声,希望同你对话;有的干脆站到凳子上,脱下衬衣挥舞,希望捕得猎物……此时我想,谁叫你叫个不停,等着做“囚犯”吧,活该!小精灵啊,我写到这里,多想内疚地告诉你,那时的我真不该幸灾乐祸,我真是“苦令智昏”了!

  故事还没有完。“闹剧”没演到两分钟,躲在电扇叶片上的你机警地探出小脑袋,瞅准了一扇半开的窗户,突然一个劲儿地钻了出去,你获救了!你又站到春风微拂的柳条上,跳跳蹦蹦,唧唧喳喳,在讲述你的自信,在庆幸你的逃生,在夸耀你的勇敢……

  教室又恢复了平静,大家又进入沉沉的思考。我也重新握起笔,聚精会神地进入那道题,小心地不停地寻找着出路。身边的同学一个个欢叫起来,我全然不顾。哼,我自己能行!姗姗友善地问:“我来帮你?”“不!让我自己闯出去!”我自信地说,“像那鸟儿一样!”

  微风迎面吹来,夹杂着柳絮的清香。我如释重负,一脸灿烂。你和伙伴们一阵唧唧喳喳后飞向远处的树林。教室依然寂静,此时的我多想告诉你我真诚的感激,但你只留下愉快的叫声,我只能目送你远去。

  眼下,考场里同样寂静,我多想用笔“沙沙”地告诉你——正是你的自信、沉着、机灵给了我克服困难前进的动力。虽然我的“告诉”是轻轻的,情意却是重重的。

  你看,小作者与小鸟一样机灵——从“一场闹剧”中提炼出积极的立意:自信、沉着、机灵是克难前进的动力;“我”对小鸟经历了由“恼怒”“幸灾乐祸”到“感激”的心理变化,使主题的演绎自然、流畅而真实。小作者能把一“材”多向,随“题”应变法巧妙地用到了极处,关键是做好“三改”。即:

  一、改题目。因是全命题作文,将题目“多想告诉你”整体换上即可。若为半命题或话题作文,则要灵活补题或自拟题目,例如将原文用于2010年浙江台州题《把________甩在身后》,你可补入“自卑”;用于2010年山东聊城市话题作文(话题为“自视”),不妨自拟《自视,让小鸟做一回老师》这一题目。

  二、改首尾。这里的“改”指添加文字,也指对原首尾文字的修改。运用一“材”多向、随“题”应变策略,文章开头有的可沿用原文,多数以另写开篇为好。一般方法有:1.亮出题目,引出下文;2.议论明旨,引出故事;3.设悬激疑,尺幅兴波。文章结尾一般都须作修改或补充,主要方法有:1.由叙转议,点出题旨;2.再次点题,呼应开篇;3.升华题旨,引发思考;4.运用辞格,给人余韵。

  《当小鸟飞进教室……》的作者的“改首尾”很成功。先看开头:原文以写景开篇,为下文故事的展开设置环境;考场作文为了“对准”题目“多想告诉你”,进行了两项改动,一是增添第一段“面对考题,我多想悄悄地告诉你——我对你的恼怒怎样转为感激……”,既点题,用第二人称“你”称呼小鸟,又以心情的转变概括所述事件,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笔法巧妙。开篇的这一改,使考场文一开始就进入新题所规定的情境。再看收尾:原文描写景物和“我”的神态,比较含蓄;考场文新增一段,让“我”回到考场,自然而不是牵强地点出“多想告诉”,并亮出关键词“自信、沉着、机灵”“克难前进”,点明文旨。上面列举的“改结尾”的四种方法,这里都用到了。

  三、改表述。运用一“材”多向、随“题”应变策略,除首尾外,文中的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的表述都必须服从新题,做到定向而作,这也是衡量能否真正做到随“题”应变的重要标准。考场文《多想告诉你》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经验。例如第三自然段增加“迁怒于你,从心里骂”;第四自然段增加“等着做‘囚犯’吧,活该”等心理描写和“我写到这里,多想内疚地告诉你”“我真是‘苦令智昏’”的考场悔悟;第五自然段增加“躲在电扇叶片上的你机警地探出小脑袋”等描写,将“讲述它的冒险”改为“讲述你的自信”;第七自然段增添心理活动“我多想告诉你我真诚的感激,但你只留下愉快的叫声,我只能目送你远去”这些新的表述语都恰到好处地指向新题,使行文具有强烈的定向性和随“题”应变色彩。

  运用上述“一‘材’多向,随‘题’应变”策略,《当小鸟飞进教室……》这篇练笔还可以用来应对2010年中考的其他作文题,例如安徽芜湖题《心中有话对你说》,江苏南京题《我做主》,湖南长沙题《你的______,让我记住了你》,山东东营题《______给了我______》,浙江杭州题《成长路上无捷径》,江苏镇江题《叫我如何不想她(他、它)》,山东淄博题《幸亏有你》,福建厦门题《打开一扇窗》,湖南怀化题《那曾感动我的_____》……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对此作一番思考,并从自己的作文中选出三四篇佳作,运用一“材”多向、随“题”应变策略作一番尝试。用三四篇自己的佳作整合后应对几十个作文题,如此高效的选材用材策略,何乐而不为呢!

  雅典夺冠,奥运退赛,经受折磨,亚运重飞……飞人刘翔有着太多的素材。怎样让“飞人”刘翔“飞”进各种体裁的中考作文中去呢?

  2010年山东烟台市考《总想为你唱支歌》,你如要让刘翔“飞”入你的记叙文那你必须“拉长”时间。刘翔只用了12秒91,这12秒91一眨眼就过去了,该怎么写呀?我曾要求我校学生写这道题,有位同学写出佳作。请欣赏:

  在奥林匹克主体育场,无数的观众在静静地等待着,无数的闪光灯在静静地等待着,无数的解说员在静静地等待着,夜空中的月亮在静静地等待着,孙海平教练也在静静地等待着。

  所有队员一起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你那豹子般的眼神死盯着终点,用手拍打着自己的胸脯,又高高地扬起双手……预备——砰!

  你像平原上疯狂的豹子,开始狂奔,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全部的力量向下蹬地,右脚稳健地落在地上,第一个栏轻松过了……

  又是那凶狠的豹眼,盯住前方,咬紧了牙,似乎用尽所有的劲,开始第二个栏:一步,两步,三步,右腿抬到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第二个栏也过了!

  此时所有的中国观众,都紧跟着你;孙海平教练,左手握紧药瓶,右手按住心跳早已超过120的胸膛,眼睛紧盯着你。

  第三个栏开始,依旧是那凶猛的表情,一步,两步,三步……右脚稳健地落地,你开始兴奋了,因为在最弱的前三个栏,你并未吃亏;孙海平平缓了……

  进入倒数第二个栏。依然是那双凶猛的豹眼,只不过眼神中流露出更多的自信。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最高点,啪!又轻松地过了。你开始发狂,孙海平又握紧了药瓶,全场的中国观众屏住了呼吸。身旁的“法国”被你的气势锁住了,倒下了!开始进入最后一个栏,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了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全部的力量向下蹬地,右脚稳健地落在地上……主持人嘴里喊着“刘翔”,你快到终点,你不再死盯着前方,而是充满自信地左右各瞥一眼,一个狮子甩头……无数的观众沸腾了,无数的闪光灯沸腾了,无数的解说员沸腾了,孙海平也沸腾了。

  完美的前三个栏,完美的后三个栏,过硬的栏上技术,充满自信的神情,将你送上了世界之峰。

  你披着五星红旗绕场一周,电视机前的我也应和着全场的欢呼和歌唱——唱一支自信之歌,中国腾飞之歌!

  发生在极短的12秒91中的事情怎么写?上面这篇记叙文给我们的答案就是“重在描写,‘拉长’时间”。具体方法就是调动各种描写手段展示刘翔的特有风采。第二段的环境气氛,多次出现的“豹子”眼神,蹬地跨步的迅疾动作,抬腿跨栏的特有动作与声响,冲刺时的“瞥”与“甩”,孙海平教练的侧面衬托……如此多的描写手段全都用上了,刘翔动作如飞,但在作者笔下却如一个个慢镜头回放,使一个“飞人”形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重在描写,‘拉长’时间”带来的魅力。

  二、议论文:“钻探”内层亮出新意。这里的“钻探”是指透过人所共见的表层,对材料作深层次的分析、挖掘和把握,“新意”则是指超越常人理解的多方位的深达哲学层面的视野和观点。2010年四川达州市中考要求写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是“追”。我校的一位同学以飞人刘翔为素材,写出了一篇耐人一读的议论文。

  一道黄色闪电刺破了雅典的红色跑道!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成为“世界飞人”!你在奥运会的故乡飚起追风,实现了真正的飞翔。此刻,神州发出欢呼,亚洲激情赞美,全球一片惊呼!刘翔,请回答我:你飞跨110米道上的栏杆,还跨越了什么?“追”着什么?

  你的经历告诉我,你在不断地跨越自己,“追”着自身。你是座活火山,你一点一点地积聚着自己的能量,一次一次地实现自我跨越:第九届全运会,13秒36;十四届亚运会,13秒27;国际田联大奖赛,13秒02;日本世界田径大奖赛,13秒06;雅典爱琴海,12秒91!正是挑战自身极限的自信成就了你的惊世一跨,自信是你“追超”自己的最大给力!

  刘翔,你的惊天一跨还击碎了相传已久的偏见和人为的神话,改写、“追超”着历史。面对镜头,你握着拳头字字铿锵地说:“谁说短跑是欧美专利?今天,我让世界都看到,中国人也能拿世界冠军!”一朵自豪之花绽开在你脸上,从此,历史掀开了属于“追风少年”的新的一页!

  刘翔,你还跨越了、“追超”着什么?对,你在回答记者关于“你最想对全国3亿青少年说些什么”这一问时语言是何等精彩:“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人生就是在无数次的跨越后高高飞翔。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跨越百年的梦想需要执著。”是啊,“追超”拒绝犹豫彷徨,远离见异思迁;正是矢志不渝的执著成就了你的“追风”梦想。从这一意义上说,你跨越了消极心理支撑而成的一根根标杆,实现了对积极成熟心理的“追超”!

  如今,你还想“追”什么?雅典奥运一飞冲天,你的回答豪气扑面:“我知道前面会有更多的栏等着我去跨越……如果说本次奥运会会有遗憾的话,我真希望我最崇拜的人——阿兰约翰逊没有跌倒。”广州亚运“飞人归来”,你的豪气不减当年:“两年后在伦敦看我的!”啊,这就是你——刘翔!约翰逊——你还想同飞,还想比拼,还想“追超”!12秒91——你还想“追超”!追超已跨越者,这就是刘翔版“追超”的真谛!

  全文的立论和论证都用刘翔作素材,“追”什么这一命题要求作者作深层次的分析体悟。作者的论述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为国争光”一类的层面,而是扣住“追”字,运用拈连辞格,注入个性化思考,从“追”自身、“追”历史、“追”心理、“追已跨越者”等四个层面提炼出四个分论点,揭示刘翔“追风”的人生意义,又用刘翔的豪言壮语作为论据,立论鲜明,新意迭出。用热点素材写议论文,怎样实现赞美与议论交融,激情与哲理共舞,这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三、散文:形散神聚抒写真情。散文的特点在于“散”,而散文进入误区的“病因”往往也在“散”。运用热点素材写散文,怎样才能做到“形散神聚”呢?2010年浙江湖州市中考作文题是“多想告诉你”,有位同学以飞人刘翔为题材,写出了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请欣赏:

  9月20日,我早早地守在电视机前,为的是一睹你在家乡父老面前再现“王者归来”的风采。果然,发令枪响后,世锦赛亚军特拉梅尔很快确定了领先地位,但你凭借着出色的后程加速能力,过了第十栏就与特拉梅尔并驾齐驱,最终双双撞向终点。刘翔大哥,你破茧重生!你以一种夸张的动作,幸福地瘫倒在跑道上,似乎在释放一年来所有的包袱和压力。此时的我激动地跳起来,流下了极度兴奋的眼泪——刘翔大哥,成绩虽未回到巅峰,但王者依然是你!

  刘翔大哥,我多想告诉你:在我心里,您是勇敢抵御各种流言蜚语的“王者”。奥运会因伤退赛,一夜间你几乎成为一些人的众矢之的——“退赛阴谋论”“可乐代言门”“政协委员资格”等各种非议之箭一一向你射来。我知道,你曾经痛苦过,但你更多的是坦然和坚强。你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外界的误会甚至攻击,小心翼翼地对待自己心理的创伤。电视上,你身着灰色T恤,蓝色牛仔裤,一脸轻松。看到保镖的紧张状态,你还对着镜头挤眉弄眼,时而睁大眼睛做出惊愕状态,时而捂着嘴偷笑,刘翔式幽默又回到你的脸上。此时,我也笑了——“王者归来”需要这样的心态啊!

  刘翔大哥,我多想告诉你:在我心里,你是永不言败、充满自信甚至“霸气”的“王者”。说起过去的一年,你总是缩小着自己的伤痛和艰辛:“比我难的人多了,现在我遇到的麻烦根本算不了什么,日子还像以前一样过。谁没有低谷?谁没有巅峰?”而谈到复出比赛的感觉,你又是何等豪放:“一上场就收不住了,可能是被‘灵魂附体’了吧,比赛开始后觉得还是要好好地拼一把……这个成绩算是为祖国60华诞献礼了,希望祖国越来越强盛,越来越霸气。”我知道,你说的“灵魂”就是自强之志,你说的“霸气”就是爱国之情,你给“王者”注入了何等新鲜的时代精神啊!

  刘翔大哥,你的“王者”精神是一根闪亮的标杆,将会永远激励我走过人生之路。作为你的粉丝,我还有一个小小的提醒:当你身上的光环再次闪亮时,明里暗中欢笑的,肯定有从你的复出中“嗅出”商业利益的人们,其中还可能有你退赛后曾经“损”过你的那些唯利是图之辈。你在紧张的训练中,可要事事小心,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刘翔大哥,在今年10月的全动会上,明年11月的广州亚运会上,你一定会再现“王者”风范!

  这篇抒情散文的内容涉及上海国际田径赛、雅典奥运,北京奥运、伦敦奥运;涉及刘翔“称王”、退赛、复出;涉及对刘翔的赞誉、质疑甚至诋毁;涉及刘翔的喜悦、无奈甚至痛苦……材料不可谓不散,但作者始终用一条红线贯穿着这些材料,那就是作者对刘翔的理解、爱护、赞美和期盼之情,连署名“肖楷槐”也是“笑开怀”的谐音。文章有叙述,也有议论,但它们浸润着深情,都是被抒情化了的。那一声声的“我多想告诉你”远离矫揉造作,完全出自心底,读者的情感完全融入文章的感情激流之中,充分显示出抒情散文“形散神聚抒写真情”的魅力。

  “飞人”刘翔以同中有异的各种姿态“飞”进了各种体裁的中考作文。当今时代热点素材很多,只要你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其他热点素材也一定会“飞”进你的各种体裁的文章,秀出美妙身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作文素材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作文素材:

  • 下一个作文素材: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干货来了!正在进行的期中考…
    51作文网
    初中作文记叙文素材集锦
    2021年初中语文写作素材:筑…
    【关注中考这些事儿】最后一…
    哈尔滨初中生寒假计划表来了…
    初中语文记叙文作文素材【范…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作文大全网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作者或来源机构不同意本站转载采用,请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